[訪談記錄] 反思 試著對未來的職涯跨出一步

訪談後的反思,是個讓理想化為現實的具體步驟之一。在一邊進修自己的技能之餘,試著描繪未來工作的樣貌可以讓自己更加清楚是為何堅持在現在的航道上。

reflection


相關訪談


短期職涯目標

截至目前,個人是對前端工程師的工作內容感到興趣,不過隨著下個學習階段開始碰觸到後端的玩意,也有可能會轉向就是了。不過以下先以成為一位前端工程師為前提來寫。
各行各業都會有所謂的基本功。前端工程師常會連結到的關鍵字有:HTML, CSS, JavaScript, JS Framework (如 Angular ), RWD, API串接, Github, Bootstrap, …等。由於前端所呈現的作品常會跟使用者體驗做結合,故會一點美術、排版技巧和分析數據都是有可能在工作上會遇到的問題。(參見資料:六角學院前端工程師技能樹)
進一步談,將目標化為一個個小戰略(Tactics)的過程反倒是辛苦的。每天花個30分鐘來培養手感,練習串資料、切版、練習 Stackoverflow 上發問(順便練英文)也是不錯的。 像是自遠端取得的資料,如何在 Object 和 Array 之間來去自如,就可以好好熟悉一陣子了。

個人優勢

認真寫 Blog 也是在2016年之後的事,如今一晃也三年多。平時的寫作風格就可以培養出自己的思考邏輯,而擅長收集與消化整理資料可以說是我日常的習慣了。在針對自己的程式學習之路上也是運用一樣的道理,既然不是先行者,往往就有技能樹的全覽圖可看。(參見:LinEngine的分享&Huli大大的分享)

另外,培養高效產能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根據”The Productivity Project” 這本書(中譯本為: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所帶來的啟發:生產力乃時間、精力、專注力三者的管理。經過一兩年以上的練習後,不敢說自己是時間管理的專家,但把高效能運用在生活和工作中已經像呼吸一般自然。像是學習重點、寫程式時,將手機等會造成自己分心的條件暫時移除就挺實用的。不過這也養成平日早睡早起(22:00~03:00)的奇特作息就是了。

最後一點就是溝通能力,無論是在寫程式上或是真實的人際互動都有一定重要性,畢竟一個專案很難單靠一個人完成。在溝通當中抓到雙方的歧異點並達成共識,我覺得是件雖累但很享受的過程。

加強目標

算是個人學習新東西時常出現的症狀之一:當面對困難時的第一反應是想逃。雖說這符合人類自古以來的基因設計,但是逃避往往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幸好有社群和夥伴的力量(有點像One Piece的劇情),就有了撐下去的力量。抗壓性或許就是這樣慢慢磨練出來的。這場景就像自己在教國中生數學時,自己會有的疑問一樣:怎麼題目繞個彎,學生就想放棄了?畢竟他們不一定有同學或是一個像樣的社群來尋求幫助,放棄就變成最直接的選項了。最後一點就是閱讀效率的提升吧,想看的書太多但時間太少。


結語

這份學習與反思的文章,還真像是在學校裡修一堂真實的課程並繳交期末作業呢XD。不過藉由這篇文章,重新組織自己的想法算是件好事。至少,對於未來的職涯目標,又稍微撥雲見霧了一些。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