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 HiSKIO 上看見 Amazon Web Service ( AWS ) 和 Google Cloud Platform ( GCP ) 雙平台一同介紹和簡易實作的課程,就豪不猶豫的下單來上看看。這篇主要會筆記 AWS EC2。
課程相關資訊
[連結]:https://hiskio.com/courses/380/lectures/18386
本篇範圍:Chapter 4 ( AWS EC2 運算資源 ) ,一共有 4 篇
請注意:本系列文章為個人對應課程的消化吸收後,所整理出來的內容。換言之,並不一定會包含全部的課程內容,也有可能會添加其他資源來說明。
筆記
AMI
Amazon Machine Image,這個運算單位的模板或是你可以想成光碟的映像檔。每次建立 EC2 時,都需要決定用哪一個 AMI。其內容包含 OS… 等。
Instance Metadata
主要是這台 EC2 的中繼資料,像是名稱、ID…等
Instance Type
使用多少的 CPU, Memory, Instance Storage (本地儲存空間,會隨著 EC2 的消失、重開機而一起不見), 網路服務速度
Instance Profile
此跟權限有關。由於 IAM Role 不能直接被 EC2 所使用,所以需要一個 Instance Profile 來綁定兩者。上頭會記載此 EC2 可以使用哪些 AWS 服務和權限
External Storage ( EBS Volume )
外接儲存空間 ( Elastic Block Storage, EBS Volume ),可存放永久資料,透過網路連結 EC2
EBS Volume 可以進行備份,此服務名為 EBS Snapshot,為 Incremental,和 EBS Volume 處於同一個 Region
EBS Volume 是由多個節點組成,換言之,一個硬碟故障並不會影響資料的完整性
EBS Types
IOPS:每秒可處理的 I/O 請求次數
SSD:次數高,但單位量小的請求;HDD:次數低,但單位量較大的請求
Throughtput = IOPS * IO packet size:每秒可處理的資料總量
決定方案時,要依序考量 Throughput、花費和 IOPS
最終 EBS 的效能會取決於 EBS 和 EC2 Type 兩者的交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