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給年輕人的二十七封信 – 自我認同與思辨

猜測這本書可以一窺從穆斯林的角度來看待其他文明的態度,外加作者所受非傳統阿拉伯教育,這樣探索人生所經歷的淬鍊,最後化為二十七封信來傳遞其所得。

reading-letters-to-a-young-muslim


書籍資料

書籍名稱:自我認同與思辨:給年輕人的二十七封信
作者:Omar Saif Ghobash
ISBN:9789869845175
博客來推薦連結:https://tinyurl.com/y3agma92

第一印象的主觀想法

縱使台北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有座清真寺,但穆斯林在台灣的主流觀點中,往往聲音是微小到聽不見的。起初是抱著這本書或許會有些許穆斯林與其他教派、宗教的比較而來翻閱的,但這本書希望傳遞的反倒是在外來文化與自身文化的衝突下,我們究竟了解自己的文化有多深。現今的價值觀衝突是必然會發生的現象?如果是,那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呢?

認同之處

多愛人,少恨人
有時對世界的尖銳言論,是為了得到資助和信賴,而扭曲的觀點
堅持唯有自己知道真理,會產生進一步的歧異
穆斯林本身是和善的,但有心人士為了政治、經濟因素,會讓它恐懼化
權力會誘惑人,說話最大聲者拿到權力,究竟是為了什麼
伊斯蘭目前解讀經文的方式,究竟留有多少解釋的空間?形同封閉在一個情感過強的虛擬世界
在寫下歷史時,往往都會擁有一些選擇性
我們腦海深處都會有種恐懼,生怕我們無法活到我們孩子成熟、獨立、有智慧的那一刻
暴力標明了敵我,也顯示了我們如何被他人界定
活者就是要與差異共存,否則形同消弭生命
如果他人對伊斯蘭或是穆斯林有敵意,那麼處理的方式不只一種。我們可以自己或一起用行為表達自己對他人沒有惡意
不負起責任,社會就會失控。而責任就是為了社會當中的弱勢者著想。
如果這事誰也不會做,那麼就自己下來做,為自己的信念負責

總結

原先,這二十七封信是一位深諳伊斯蘭文化的父親寫給兒子的。其內容所要傳遞的價值觀和西方媒體所塑造的十分不同。在接受到外在的訊息、他人的指教與批評、其他文化的刺激時,要先意識到你需要經歷過一個思辨的過程。這過程可能是好幾個歲月寒暑、融合了自身的生活經驗與新知。無一人能百分之百成為他人的複製品,但可以藉由理解自身和思辨來形塑自己的價值觀。這些信件內文讀來受用的原因在於:他向小孩坦然自己並非完人,也有一段漫長的探索路程且不放棄。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